|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2014年4月27日广州日报B5版对胡汉钊老师的报道 时间:2014-4-28 7:48:59 点击次数:3963 |
《广州日报>>2014年4月27日>>B5版
远远的故乡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4-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陈运成
——胡汉钊画展将在香港大会堂举行
胡汉钊,1956年生于广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开明画院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华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美术作品展,多件作品被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先后出版了《胡汉钊油画作品集》和《胡汉钊水彩画作品集》。
由香港日利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的《远远的故乡——胡汉钊画展》将于5月12日在香港大会堂高座7楼展览馆举行,展出油画家胡汉钊潜心创作的油画作品及水彩作品共50幅,包括“水乡系列”、“疍家系列”以及“藏区系列”。充分展示了胡汉钊的艺术风貌、创作状态以及他情有独钟的乡土叙事方式。
绘画样式:乡土气息
胡汉钊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30多年,早在1980年,24岁的他成为广州首届青年美术协会会员,在导师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潘鹤、陈衍宁等老一辈艺术家指导下从事艺术创作,早年以水彩画为主,作品《根》和《渔舍》分别入选第一届和第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后来转为油画创作,作品风格写实,色彩鲜明。他注重以岭南特有的景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从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掘出不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次展览的岭南风景油画“水乡系列”和“疍家系列”就是描绘岭南水乡,包括昔日珠江河畔水上人家的生活场景。而置身其中的人们,往往对这些场景习以为常而视而不见。如胡汉钊的油画《珠江河畔》,很多人在惊叹它的美感时可能不相信这就是日日伴随在自己身边的景观。据胡汉钊介绍,由于自己长期进行疍家水乡的创作,身边好朋友见到这种地方就会告诉他。1996年在朋友的引领下,胡汉钊来到白天鹅宾馆对面的芳村一带的珠江河畔的水上人家,在那边画了一批水彩速写,回来后创作了这幅油画作品。这些对于长期生活在珠江边的广州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承载着他们的集体记忆。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场景已经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大楼,这些历史印记只能定格在画面和记忆中了。
胡汉钊坚持用画笔记录着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变迁,从珠江上溯到支流北江、西江一直追寻到珠江出海口,用一幅幅作品记录下“疍家人”以及水乡人家物质环境的改变,继而探索精神层面的遗落,用优美沉静的绘画语言表达对失去时空的缅怀。
叙事方式:接地气
在胡汉钊三个系列中的作品中,无论岭南绘画题材还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题材,他的作品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神——用最亲切、最单纯、最写实的语言表达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情感,胡汉钊用这种能与观者共鸣的绘画方式,用作品感动自己,感动观众。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绘画的崇高感被乡土的亲切感所取代;强大的叙事性被画家用婉约笔法娓娓道来;澎湃的激情在理智中沉静,灵动的笔触掩盖于朴实的写实语言中。胡汉钊用古典的油画技法描绘东方意象和意境,抒发自己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片土地的热爱,他对光影的捕捉近乎疯狂,对物象精细的描画中,捕捉水乡同一色调中不同色阶的瞬间变化,真实而富有表现力地再现岭南水乡的特质,让人似乎可以感受到空气中的清新和水分,呼吸到空气中负离子的富足,这,正是胡汉钊绘画的理想,这也正是大多数人的普遍需求。
其实,每个人心中的故乡,那是永久的记忆,胡汉钊的绘画以独特的感染力触动你驻足凝思——思念那“远远的故乡”。
(本报记者:陈运成)
|
|
|
|
|
|